2022-08-28 18:12:00
聚焦科技创新的科创板即将迎来开板三周年。截至5月20日,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421家,总市值4.87万亿元,市值占全部A股的5.83%。三年的时间,科创板已经成长为资本市场里举足轻重的角色。
在科创板正式推出前,2019年5月,首批科创主题基金率先入市,距今已满三周年。Wind数据统计,截至2022年5月20日,这批科创主题基金面世三年来战绩斐然,其中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管理的嘉实科技创新以98.10%的回报进入前三甲。
作为科技投资名将,王贵重13岁考上北大,22岁获得北京大学量子电子学博士学位后,进入资管行业从事TMT行业研究。自2015年加入嘉实基金以来持续在科技领域进行深耕,并构建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科技股投资架构。
完善投资框架拓展投资范围
回首过去三年,有很多产业从0到1,从1到N,如半导体、新能源车、光伏、CXO等等,这些产业的飞速变化为科创投资带来了获得可持续收益的土壤。王贵重谈到,在这样的环境里,有足够的产业纵深和不断涌现的优秀企业家,使得个人及团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实践成为可能。
对于嘉实这三年参与科创板投资的成效和经验,王贵重介绍,整体上投资的框架是不断完善的。最初更重视管理层和竞争力,也即是企业家的价值创造能力,以及企业的定价权和竞争力;后来随着对不同行业的不同商业模式理解的加深,开始思考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如何持续产生效益,人、财、物,到底依靠哪一点;再后来,开始关注产业趋势的力量。
“我把产业趋势和公司个体理解成时势和英雄的关系,时势造英雄,英雄偶尔能造时势,而在大趋势里面更容易获得回报。最后,就是更加注重定价。哪怕是好行业、好商业模式、好公司,最后还是要有好的价格,要不然也很难赚钱。”王贵重表示。
基于上述的框架完善,王贵重的投资范围,也从一开始的电子、半导体,拓展到新能源、互联网、CXO等行业。
三大变化两大提升
站在当下回顾科创板面世近三年来对资本市场带来的变化,王贵重认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。首先是研究的难度变大。科创板致力于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,不少公司的科技含量很高,加上科创板朝着完全注册制方向改革,更多的早期企业上市,很多创新药的公司甚至没有收入,这些要素使得研究和定价难度加大;第二是股价的波动变大。越是在企业的早期阶段,股价对外在因素的变化也更加敏感,定价的分歧越大,从而使得股价波动加大;第三潜在回报加大。产业和企业的早期阶段也意味着潜在业绩增速更好,从而使得科创板的潜在回报更高。
有鉴于此,谈及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,王贵重指出,主要在两个方面:首先是产业趋势的力量和非线性影响。“人类的思维往往是线性的,而产业的发展是非线性的,我们很难想象很多新能源、半导体的公司在短短三年之内利润就成长了10倍及以上,所以对科技类产业与细分赛道的把握还需要更有突破意识。”
其次是定价的精准度。王贵重表示,会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(DCF)和概率赋权来进行公司定价,但是这里面涉及到空间、竞争、商业模式、管理层等要素,所以各种假设变量的变化对结果的敏感性都很大,后续会持续加强对公司的理解,力争在模糊的正确基础上做到更加精确。
短期回调不改科技投资长期信仰
今年以来A股市场剧烈调整,首批科创主题基金净值短期出现较大回撤。对此,王贵重分析称,今年行情的下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,首先美债利率上升带来的杀估值,其次地缘政治带来的滞涨担忧,最后是之前疫情带来短期的供需冲击,从而在投资风格上进行久期的收缩,导致军工、半导体、新能源、计算机、传媒、电子等普遍跌幅较大。
但经历了年初以来的快速调整,王贵重认为,现在位置机会大于风险。虽然压制企业盈利和估值的宏观条件依然存在,但随着影响的边际走弱,2022 年二季度以后,会逐步进入新的上涨趋势。近期科技板块的回暖迹象也印证了这一点。
放眼中长期,王贵重始终坚信科技能够指数级做大蛋糕,优秀企业的价值创造会更为凸显。未来5-10年的产业趋势,还是促消费、提效率、补短板、和国际化。“中国科技的崛起必然带来国力的崛起,国力的崛起必然带来科技的进一步提升。我们会出现很多总部在中国的国际化企业。”王贵重表示,具体方向上一直看好三大需求,即信息、能量、生命,具体产业上包括数字化(包括互联网平台)、新能源车、光伏、半导体和创新药等。
资料显示,嘉实基金早在十多年前就将科技赛道作为战略布局的重点方向,并持续对整个科技创新领域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和研究。目前嘉实在整个大科技方向(TMT、医药、制造)的研究员超过30多人,在市场中属于强力配置,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嘉实对科技创新方向的看好。
(文章来源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)
文章来源:上海证券报·中国证券网